國醫張步桃

 

國醫張步桃醫師,畢生奉獻中醫。懸壺濟世,活人無數;講學不輟,有教無類;貢獻所學,著作等身;熱心公益,樂善好施。有如仲景在世,華佗再現。先生於民國一○一年七月四日午時安詳辭世,享壽七十二歲。謹擇於七月廿三日下午二時於台北市民權東路第一殯儀館景行廳舉行公祭。其一生奉獻杏林,造福人群,德業長昭,典範永存。

先生祖籍廣東饒平,民國三十年一月十四日生於台灣花蓮,為榮星公三子。後遷居於苗栗大湖。其祖母與父親榮星公均從事傳統醫療的工作。由於先生常在榮星公臨診治病時隨侍在側,並隨其上山採藥,耳濡目染之後對中醫產生濃厚的興趣。

先生自幼家境貧困,就學時,常因學費繳交困難而遭師長刁難,但反而激發他不服輸的個性而更努力向上。在馬祖當兵服役時,在其恩師詹邦畿老師的支持及鼓勵之下,博覽群書,紮下深厚的文學基礎。退伍後,憑藉過人的記憶與善於利用零碎的時間,於民國六十八年考上中醫師特考,為他日後濟世救人之路開啟了一扇窗。行醫之後,他常言:治病要「簡單,方便,便宜,有效」,為家境清寒民眾治病,常只酌收成本,其視病如親,濟弱扶傾,展現出懸壺大醫悲天憫人的風範。

先生在擔任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執行秘書及中醫組組長期間,努力提升中醫藥的地位,熱心中醫公益,歷任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顧問,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特別顧問,推動中醫講座,為往後台灣中醫界的發展及國際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退休後至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兼任主治醫師,著力於教學,提攜無數年輕好學的中醫後輩。為了紀念其先父榮星公,在民國八十六年成立了榮星中醫診所。由於醫術精良,慕名而來的病人眾多,醫名並遠播國際,常常看診到深夜,大陸多位中醫教授學者甚至讚譽「真正的中醫在台灣」。

先生學識淵博,貫通古今,對植物學更有深入的研究和瞭解。他為了讓艱深困難的中醫藥的知識能夠更普及於社會大眾,於是經常到各大、中、小學演講,且多次受邀到大陸、星、馬、澳洲、歐洲等地講座或上課,都以輕鬆幽默,淺顯易懂的方式講授中醫藥的課程,總計數萬場次,可說是桃李滿天下。其次就是著書,他希望引領社會大眾得窺中醫藥的堂奧,診病之餘,孜孜不倦,焚膏繼晷,鑽研歷代醫家著作中之精粹,親著《黑豆‧蘿蔔‧茶》、《小病不求人》、《張步桃養生觀》等中醫書籍二十餘冊,《張步桃教你健康活到老》還榮獲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百年國民健康好書推介獎。更窮畢生精力,嘔心瀝血,完成百萬餘言的《傷寒大論壇》巨著,實為台灣中醫界之光。若謂王叔和為重編傷寒論之功臣,先生則為繼王叔和之後,對仲景醫學發揚光大又一重要推手。

    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國醫大師。尤其在仲景學術的研究和傳承上,更是費盡心力,故於民國九十七年創立財團法人張仲景文教基金會,以宏揚醫聖張仲景之精神及中醫藥文化,推廣中醫藥教育,提昇中醫學術水平為宗旨,為促進兩岸中醫交流,做出卓越的貢獻。

    《左傳》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先生創設公益性質的財團法人張仲景文教基金會,對傳承中醫藥文化全心全力的付出,可謂「立德」;先生無私的將中醫藥的知識和技能,教導給學生,作育無數中醫新血,且治癒眾多為病所苦的患者,為病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謂「立功」;先生之著作等身,放眼國內海外,無出其右者,可謂「立言」。綜觀先生此生,勤學於前,澤惠於後,在中醫界立下三不朽事業。

先生藥石濟世,造福黎民,著作等身,作育英才,光耀杏林,德澤橘井。謹記事略,藉誌無限的哀思。(張故國醫步桃先生治喪委員會 敬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鴻運金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