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原植物
金銀花(重、解毒、殺蟲)

〔本草備要/卷三/草部

甘寒入肺。

散熱解毒「清熱即是解毒。」,

補虛「凡物甘者皆補。」

療風,養血止渴「(丹溪曰)癰疽安後發渴,黃耆六一湯吞忍冬丸,切當忍冬養血,黃耆補氣,湯何由作。」。

治癰疽疥癬,楊梅惡瘡,腸澼血痢,五種尸疰。

經冬不凋,一名忍冬「又名左纏籐。」,

花葉同功,花香尤佳,釀酒代茶,熬膏並妙。
「忍冬酒,治癰疽發背,一切惡毒初起,便服奇效。乾者亦可,不及生者力速。忍冬五兩,甘草二兩,水二碗煎至一碗,再入酒一碗,略煎,分三服,一日一夜吃盡,重者日二劑,服至大小腸通利,則藥力到。忍冬丸照前分兩,酒煮曬乾,同甘草為末,以所煮餘酒,打糊為丸。
(陳藏器云)熱毒血痢,濃煎服之。為末糖調常服,能稀痘。」

 

金銀花



[學名]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別名]銀花、金花、忍冬花、 鷺鷥花、 蘇花、 金藤花、 雙花、 雙苞花、 二花、 二寶花、忍冬藤、忍冬葉、銀花子、金銀花露、毛金銀花、金銀花

[科別]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使用部位]

[用途]金銀花不僅有著很高的觀賞價值。曬乾的花苞可泡茶,有解毒、退火、消炎的功效,是一種功效奇特的中藥材,可代茶飲。其莖、葉、花均可入藥,有生血、止渴、清熱、散風、解表等功效,是不可多得的消夏解渴良藥。嫩葉、花冠可當作野菜食用,食用前先滾燙去苦味,再炒食或煮湯。花冠夜間散發出清香,極適合栽培作為棚架遮蔭植物。

[特性]多年生纏繞性木質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佈。夏初當花蕾含苞未放時 。

        金銀花又名“忍冬”。在宋人張邦基所撰《墨莊漫錄》中有一段關於忍冬的記載:宋徽宗年間,蔡京、高俅之流專權,刀兵四起,禍患無窮,天災不斷,民不聊生,就連寺廟裡的和尚也只有靠挖野菜充飢度日。

         這裡說的是蘇州太平山白雲寺的幾個和尚,見到山澗枯木上長出一大叢蘑菇,顏色鮮豔,質厚光滑,就欣然採了下來,回到寺院煮熟便吃。不料到了半夜,眾和尚腹中絞痛,噁心嘔吐,口流痰涎,頭昏眼花,眼看生命危險。

         時值陽春三月,山上百草茂盛,山風吹來一陣陣花蕊清香。其中一個和尚猛然想起有一次寺中一和尚背上生了一個大毒瘡,高熱,神昏譫語,病情萬分危急,恰遇清禪師雲游過此,就到山上採了一大把鴛鴦草回來(當地人叫金銀花為鴛鴦草),加了一把甘草和少許米湯煎成濃汁,分幾次飲用,很快就把毒瘡治愈了。和尚想既然此草能治毒、解毒,也許也可以解食菇毒。眼看生命危在旦夕,他顧不上許多,抱著一線希望,採了鴛鴦草回到寺中,也不煎煮就放在口中生嚼起來,其他幾位也效仿。結果只有那些嫌藥味苦澀,不服食鴛鴦草的喪命於蘑菇中毒,凡服藥的都奇蹟般的得救了。

        關於忍冬解蘑菇毒,南宋文學家洪邁(公元1123-1202年)在《夷堅志》中亦有記敘:“中野菌毒,急採鴛鴦草啖之,即今忍冬草也。” 

        在民間,關於金銀花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相傳在丁香河邊上,住著一對善良、美麗的孿生姐妹,姐姐叫金花,妹妹叫銀花。一天黃昏,姐妹倆看見一隻大狼正在追趕一位遍體鱗傷的瘦弱女子,立即上前解救。狼被趕跑了,可這女子卻傷勢很重,全身發熱起紅斑,必須用深山野林中的一種“仙草”才能治好。於是姐妹倆不辭辛苦,在深山老林中找到了這種仙草。不幸姐姐在途中遇難,妹妹也因過度疲勞,身染重病,姐妹倆雙雙地離開了人世。為了不忘金花、銀花的救命之恩,這女子在她們的墳上種了這種仙草。每年夏天開花,先白後黃,交相輝映,人們因此將它們取名為“金銀華”。

        金銀花為多年生半常綠灌木。它們是忍冬籐上所開的花,因其初開者,蕊瓣俱色白,經二三日,則色變黃,新舊相參,黃白相映。金銀花牽籐掛蔓,生長迅速,綠葉密生,夏季繁花密布,清香宜人,它既是美花,又是良藥。

        歷代醫家用於清熱解毒,似以金銀花為先,且推之為外科聖品,治瘡瘍之要藥。忍冬籐疏通經絡,人人皆知,卻不知忍冬籐之花金銀花通絡與籐同,而力尤倍之。金銀花氣甚芬芳,味甘兼苦,性微寒無毒,它既解毒清熱而又無苦寒損脾礙胃之害,通脈溶栓,無動血耗氣之弊,實為藥中善品。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周圍血管的慢性炎症病變,在中醫屬於“脫疽、脈痺”等病範疇,病因至今未明確,其根本病理機制是毒壅脈痺,治療方法是通脈散毒,金銀花是治療其症之良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鴻運金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