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

蓮子 (補脾、濇腸、固精)

〔本草備要/卷四/果部

甘溫而濇,脾之果也。

脾者黃宮,故能交水火而媾心腎,安靖上下君相火邪
「古方治心腎不交,勞傷白濁,有蓮子清心飲。補心腎,有瑞蓮丸。」。

益十二經脈血氣,濇精氣,厚腸胃,除寒熱。

治脾泄久痢,白濁夢遺,女人崩帶,及諸血病。

大便燥者勿服。

去心皮蒸熟焙乾用。

得茯苓、山藥、白朮、枸杞良。

蓮子

 

 【石蓮】

黑而沈水者為石蓮,清心除煩,開胃進食,專治噤口痢,淋濁諸症。

「石蓮入水則沈,入鹵則浮,煎鹽人以之試鹵,蓮浮至頂。鹵乃可煎。落田野中者,百年不壞,人得食之,髮黑不老。肆中石蓮,產廣中樹上,其味大苦,不宜入藥。」

 

【蓮心】為末,米飲下,療產後血竭。


蓮蕊鬚

【蓮蕊鬚】(濇精)

甘溫而濇

清心通腎,益血固精,烏鬚黑髮。

止夢洩遺精,吐崩諸血,略與蓮子同功。

蓮藕

 

【蓮藕】(涼血、散瘀)

濇平

解熱毒,消瘀血,止吐衄淋痢,一切血證
「和生地汁,童便服良。」。

藕生甘寒,涼血散瘀
「宋大官作血嫍,誤落藕皮,血遂渙散不凝。一人病血淋,痛脹欲死,
(李時珍)以髮灰二錢,藕汁調服,三日而愈。
(梅師方)產後餘血上沖,煮汁服。」,

止渴除煩「(聖惠方)藕汁蜜和服,治時氣煩渴。」

解酒毒蟹毒「搗爛熱酒調服。」。

煮熟甘溫,益胃補心「多孔象心。」,

止瀉「能實大腸。」

止怒,久服令人歡「益心之效。」。

生搗,罨金瘡傷折。

熟搗,塗坼裂凍瘡。
「(肘後方)卒中毒箭者,藕汁飲,多多益善
孟詵曰)產後忌生冷,獨藕不忌,為能散瘀血也。」。
澄粉亦佳,安神益胃
「藕節功用相同。」。


荷葉--藥材

【荷葉】(輕宣、升陽、散瘀)

苦平其色青,其形仰,其中空,其象震「震仰孟。」

感少陽甲膽之氣。

燒飯合藥,裨助脾胃,而升發陽氣
「(潔古)枳朮丸用荷葉燒飯為丸。」

痘瘡倒靨者,用此發之
「殭蠶等分為末,胡荽湯下。
(聞人規曰)勝於人牙、龍腦。」。

能散瘀血,留好血。

治吐衄崩淋,損傷產瘀「熬香末服。」

一切血證,洗腎囊風。
「(東垣曰)雷頭風證,頭面疙瘩腫痛,憎寒惡熱,狀如傷寒,病在三陽,不可過用寒藥重劑,誅罰無過,處清震湯治之,荷葉一枚,升麻、蒼朮各五錢,煎服。
(鄭奠一曰)荷葉研末酒服三錢,治遺精極驗。荷梗清暑通氣。荷花瓣,辟暑滌煩,沁肺悅心。」


 【藕實莖】

[神農本草經/卷二]

氣味甘平,

主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疾,

久服輕身,耐老,不飢,延年。  

[學名]
Nelumbo nucifera Gaertnero(取自僧伽羅語的nelumbo

[別名]荷花、芙蕖、溪客、碧環、玉環、鞭蓉、水芙蓉、鞭蕖、菡萏(未開的花蕾稱菡萏,已開的花朵稱鞭蕖)、水芝、水華、水芸、水旦等。

[科別]睡蓮科(East Indian Lotus),蓮屬。

[分佈]
  蓮花一般分佈在中亞,西亞、北美,印度、中國、日本等亞熱帶和溫帶地區。蓮花原產於印度,隨佛教傳入中國。據《詩經》記載,中國早在二千多年即有栽培,現今在遼寧及浙江均發現過碳化的古蓮子,可見其歷史之悠久。而臺灣地區則是在100
年前才由日本引進,目前在台南白河鎮、嘉義一帶,培植面積已近350
公頃,規模之廣大,成為臺灣最主要的觀光地區之一。亞洲一些偏僻的地方至今還有野蓮,但大多數的蓮都是人工種植,以作為風景點綴和食用,例如在中國蓮被作為經濟作物種植。
  
許多人曾誤以為蓮產於埃及和地中海一帶。西元前約500年,蓮傳入埃及,可能是由波斯人帶去的。古埃及人裝飾廟宇柱頂的蓮苞,仿自睡蓮,而荷馬史詩奧蓮賽Odyssey)其實是喝了用落柘棗(與蓮沒有關係)釀制的飲料而進入逸然忘卻煩惱的境地。希臘作家希羅多托斯描述埃及植物的時候寫道:河中生長著一些像玫瑰的百合;果實生長在像黃蜂窩的莢裏。有很多像橄欖核大小的果實可以食用,可以吃鮮的,也可以吃幹的。”他所說的顯然是蓮。
    
      南宋隆興元年,宋高宗隱退讓位,孝宗繼位當朝。孝宗生活奢靡,山珍海味吃膩,又挖空心思吃湖蟹,每天派幾十人下湖捉蟹。這湖蟹雖是美味佳餚,但多食反而有害。不久,孝宗腹部不適,每日腹瀉數次,御醫診爲熱痢,投藥數劑無效。高宗親自微服私訪,爲孝宗尋醫找藥。
        這天,高宗打扮成長老來到藥市,見一藥坊前摆了一大籃鮮藕節,人們爭相購買。高宗不解,上前問道:「請問藥師,大家為何爭買藕節?」藥師答道:「長老不知,如今天下流行冷痢,新採藕節乃治療冷痢之良藥。」高宗聽罷,沈思片刻,即令藥師隨其入皇宮,藥師仔細捺脈叩診,只見孝宗汗出肢冷,脈細舌白。藥師道:「陛下過食湖蟹,傷脾胃,久已脾胃陽虎,故成冷痢。服新採藕節汁,數日可康復。」高宗大喜,忙令人取來金杵棒,將藕節搗汁,送孝宗熱酒調服,不幾日,孝宗康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鴻運金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