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花】(祛風濕、補肺腎、明目)
[本草備要/卷一/草部]
味兼甘苦,性稟平和,備受四氣「冬苗、春葉、夏蕊、秋花。」,
飽經霜露,得金水之精居多。
能益金水二臟「肺腎。」,
以制火而平木「心肝。」,
木平則風息,火降則熱除。
故能養目血,去翳膜「與枸杞相對,蜜丸久服,永無目疾。」 ,
治頭目眩運「風熱。」,
散濕痺遊風。
以單瓣味甘者入藥
「花小味苦者,名苦薏非真菊也。(牧署閒談云)真菊延齡,野菊瀉人。」。
朮、枸杞、地骨皮為使。
黃者入陰分,白者陽入分,紫者入血分。
可藥可餌,可釀可枕,仙經重之。
「甯產白菊,今人用以點茶,夏月飲之,清暑、退熱、解毒。」
【甘菊花露】
[本草備要/卷五/金石水土部新增]
清心明目,去頭面風熱,止眩暈。
[神農本草經/卷二]
氣味苦平無毒,
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 皮膚死肌,惡風濕痺, 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
(徐靈胎曰)凡芳香之物,皆能治頭目肌表之疾,但香則無不辛燥者,惟菊得天地秋金清肅之氣而不甚燥烈,故于頭目風火之疾尤宜焉。
[學名]Chrysanthemum spp.
[別名]秋菊、家菊、菊華、秋菊、日精、九華、黃花、帝女花、笑靨金、節花。因其花開於晚秋和具有濃香故有“晚豔”、“冷香”之雅稱。
[科名]菊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花語]
菊花:清淨、高潔、長壽 、吉祥 、我愛你、真情
菊花(紅):喜戀
菊花(白):誠實君子
菊花(黃):失戀
翠菊:追想、可靠的愛情、請相信我
春菊:為愛情占卜
六月菊:別離
冬菊:別離
法國小菊:忍耐
瓜葉菊:快樂
波斯菊:野性美
大波斯菊:少女純情 堅強
萬壽菊:友情
矢車菊:纖細、優雅
麥稈菊:永恆的記憶、刻畫在心
鱗托菊:永遠的愛
中國古代文人對菊花倍加稱譽,菊花被稱為花卉“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就是明證。菊花是我國傳統名花,有悠久的栽培歷史。菊花不僅供觀賞,佈置園林,美化環境,而且用途廣泛,可食。可釀、可飲、可藥,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聯繫。菊花有其獨特的觀賞價值,人們欣賞它那千姿百態的花朵,姹紫嫣紅的色彩和清雋高雅的香氣,尤其在百花紛紛枯萎的秋冬季節,菊花傲霜怒放,它不畏寒霜欺淩的氣節,也正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體現。今日菊花仍然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我國歷代詩人畫家,以菊花為題材吟詩作畫眾多,因而歷代歌頌菊花的大量文學藝術作品和藝菊經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名譜佳作,並將流傳久遠。
菊花歷來被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傲霜的象徵,代表著名士的斯文與友情。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開放,深受中國古代文人的喜歡,多有詩文加以讚美,如東晉大詩人陶淵明著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