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補心、生血、去瘀)
[本草備要/卷一/草部]
氣平而降「本經微寒。(宏景曰)性應熱。」,
味苦,色赤,入心與包絡。
破宿血,生新血「瘀去然後新生。」,
安生胎「養血。」,
墮死胎「去瘀。」,
調經血「風寒濕熱,襲傷營血,則經水不調。先期屬熱,後期屬寒。又有血虛、血痰、氣滯、痰阻之不同。大抵婦人之病,首重調經,經調則百病散。」,
除煩熱,
功兼四物「一味丹參散,功同四物湯。」
為女科要藥。
治冷熱勞,骨節痛,風痺不隨
「手足緩散,不隨人用。
(經曰)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
腸鳴腹痛,崩帶癥瘕,血虛血瘀之候。
「音征加。癥者,有塊可徵;瘕者,假也,移動聚散無常,皆血病。」
又治目赤疝痛,瘡疥腫毒,排膿生肌。
「(鄭奠一曰)丹參養神定志,通利血脈,實有神驗。」
畏鹹水,忌醋,反藜蘆。
[神農本草經/卷三]
氣味苦微寒無毒,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
「(張隱菴曰)丹參,元參,皆氣味苦寒,而得少陰之氣化,
但元參色黑,稟少陰寒水之精,而上通於天;
丹參色赤,稟少陰君火之氣,而下交於地,,上下相交則中土自和。
故元參下交於上,而治腹中寒熱積聚,
丹參上交于下,而治心腹寒熱積聚,
君火之氣下交,則土溫而水不泛溢,故治腸鳴幽幽如走水。」
破癥除瘕,「破癥除瘕者,治寒熱之積聚也。」
止煩滿,益氣。
「止煩滿,益氣者,心腹之邪氣也。夫止煩而治心邪止滿,而治腹邪益正氣,所以治邪氣也。」
(陳修園曰)今人謂:一味丹參,功兼四物湯。共認為補血行血之品,為女科之耑藥,而丹參之真功用掩矣。
[學名]Salivae Miltiorrhizae Radix
[別名]血生根、赤參、血參、紅根。
[科別]唇形科。藥用部位為根及根莖。
[古籍摘要]
1.《日華子本草》:“養血定志,通理關節,治冷熱勞,骨節煩痛,四肢不遂;排脹止痛,生肌長肉;破宿血,補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帶下,調婦人經脈不勻,血鬱心煩;惡瘡疥癬,癭贅腫毒,丹毒;頭痛、赤眼;熱病煩悶。”
2.《滇南本草》:“補心定志,安神寧心。治健忘怔忡,驚悸不寐。”
3.《本草便讀》:“丹參,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新,善療風而散結,性平和而走血,……味甘苦以調經,不過專通營分。丹參雖有參名,但補血之力不足,活血之力有餘,為調理血分之首藥。其所以療風痹去結積者,亦血行風自滅,血行則積自行耳。”
[現代研究] 2.藥理作用:擴張冠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促進心肌缺血或損傷的恢復,縮小心肌梗死範圍;能提高耐缺氧能力,對缺氧心肌有保護作用;能改善微循環,促進血液流速;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能改善血液流變性,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啟動纖溶,對抗血栓形成;能保護紅細胞膜。能調節血脂,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能保護肝細胞損傷,促進肝細胞再生,有抗肝纖維化作用。能促進骨折和皮膚切口的癒合。能保護胃黏膜、抗胃潰瘍。對中樞神經有鎮靜和鎮痛作用。具有改善腎功能、保護缺血性腎損傷的作用。具有抗炎、抗過敏的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多種桿菌、某些癬菌以及鉤端螺旋體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臨床研究:丹參舒心片(每片含丹參提取物0.2g),治療冠心病323例,結果症狀改善,總有效率為80.9%,心電圖改善的有效率為57.3%(心血管疾病,1974,1:5)。複方丹參注射液4ml(含丹參、降香各4g)加入2.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40ml緩慢注入癱瘓肢體 對側頸動脈內,隔日1次,治療5次,共治療腦溢血10例,腦血栓19例,腦栓塞1例,結果總有效率96.7%(上海中醫藥雜志,1987,1:26)。以丹參注射液(每ml含生藥1.5g)靜脈滴注,每日1次,每次15-20ml,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104例,痊癒85例,總有效率97%(陝西中醫,1980,6:15)。複方丹參注射液12ml加入0.9%生理鹽水500ml中靜脈滴注,療程20天,治療糖尿病並發末梢神經炎325例,結果使其症狀明顯改善,療效81.8%(中西醫結合雜志,1988,2:504)。此外,丹參上還廣泛用於治療慢性肝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小兒病毒性心肌炎、脈管炎、硬皮病、流行性出血熱、過敏性紫癜、精神分裂症、肺炎、血管性頭痛、鼻炎等。 4.不良反應:個別患者,會出現胃痛、食欲減少,口咽乾燥,噁心嘔吐,與丹參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有關,宜停藥,並可口服胃舒平、普魯苯辛等藥,重者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1.化學成分:主含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包括丹參酮I、丹參酮ⅡA、丹參酮ⅡB、丹參酮Ⅲ,隱丹參酮、羥基丹參酮、丹參酸甲酯、紫丹參甲素、紫丹參乙素、丹參新酮、丹參醇I、丹參醇Ⅱ、丹參醇Ⅲ、丹參酚、丹參醛等。水溶性成分主要含有丹參素,丹參酸甲、乙、丙,原兒茶酸、原兒茶醛等。
個別晚期血吸蟲肝脾腫大患者在服用大劑量丹參後會發生上消化道出血,應停用丹參,並給予止血劑、維生素等。丹參可引起過敏反應,表現為全身皮膚瘙癢、皮疹、麻疹,有的還伴見胸悶憋氣,呼吸困難,甚則惡寒、頭暈,惡心嘔吐,煩躁不安,隨即面色蒼白、肢冷汗出、血壓下降,乃至昏厥休克等。應立即肌注腎上腺素或地塞米松以及非那根等抗過敏藥,同時用中藥生脈散加減調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