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參】(補陰、瀉肺火)
[本草備要/卷一/草部]
甘苦,微寒,味淡體輕
專補肺氣,清肺養肝,兼益脾腎
「脾為肺母,腎為肺子。」
久嗽肺萎,金受火剋者宜之。
寒客肺中作嗽者勿服。
「人參補五臟之陽,沙參補五臟之陰。肺熱者,用之以代人參。」
似人參而體輕鬆,白實者良
生沙地者長大,生黃土者瘦小
畏防己,反藜蘆。
「北地真者難得。
(鄭奠一曰)能療胸脾、心腹痛、邪熱結。去皮膚游風、疥癬、惡瘡、疝氣、崩帶。
沙參分南北兩種,北者良,南者功用相同,而力稍緩。」
[神農本草經/卷二]
氣味苦微寒,無毒,主血結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
(參葉天士)沙參,
氣微寒,稟水氣而入腎,
味苦無毒,得火味而入心,謂其得水氣以瀉心火之有餘也。
心火亢,則所主之血不行而為結,而味之苦,可以攻之。
心火亢,則所藏之神不甯而生驚,而氣之寒,可以平之。
心火稟炎上之性,火鬱則寒,火發則熱,而苦寒能清心火,故能除寒熱也。
陰者,所以守中者也。苦寒益陰所以補中,補中則金得土生,又無火剋所以益肺氣也。
[學名]Glehnia littoralis F.sehmiedt exMip
[別名]海沙參,羊乳根,珊瑚菜等。
[科別]桔梗科,沙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
【土人參】(清肺生津)
[本草備要/卷三/草部新增]
甘微寒,氣香味淡,性善下降,能伸肺經。
治節,使清肅下行,補氣生津。
治欬嗽喘逆,痰壅火升。
出浙江,俗名粉沙參。
全站熱搜